本报讯 (记者李雯珊)11月15日,海南航空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披露2025年10月主要运营数据。公告显示,10月份海航控股实现收入客公里(RPK)11653.62百万公里,其中,国际市场收入客公里(RPK)同比增长27.01%,达到2434.93百万公里;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3.59%,达到6100.34千人次,其中国际旅客运输量同比增长19.03%,达到364.19千人次;客运运力投入(按可利用客公里计)同比增长6.81%,达到13479.15百万公里;货邮运收入吨公里同比增长25.37%,货运及邮运量同比增长20.07%,货邮载运率同比增长4.37个百分点。以全球航线网络拓展与多元服务文化融合为双轮驱动,海航控股正持续强化其国际化战略与卓越服务的协同效应,构筑坚实的核心竞争力。
10月26日起,海南航空将开始执行冬春航季航班计划。新航季内,海南航空计划新增国内航线百余条,加密热门航线班次及宽体机投放,进一步优化航线网络布局,提升旅客出行便利性。国内航线方面,本次换季后,海南航空计划执飞往返近500条国内航线,通航国内近80个城市。新增海口、广州、深圳、哈尔滨、大连等城市进出港往返国内航线100余条。
国际及地区航线方面,冬春航季,海南航空将继续运营往返140条国际及地区航线,从北京、海口、重庆等12个城市出发,可便捷抵达全球31个国家及地区。此外,公司还计划新增一条重庆直飞布鲁塞尔国际航线,进一步拓展国际航线网络。
随着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正式进入倒计时,海航控股将迎来多重政策红利,为公司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12月18日封关运作后,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均适用15%税率,将有效降低企业税负,助力吸引高端人才。更为重要的是,“零关税”政策将大幅降低飞机采购及维修成本,将显著提升公司旗下维修产业的盈利水平。进口航空器及零部件享受“零关税”优惠,进境维修免缴保证金,企业无需被占用大笔资金,综合维修成本将降低10%到15%;通过建起保税“航材超市”,飞机维修周期将更短;海关等部门创新的航空器维修免关税服务新模式,将为飞机、航材提供绿色通道,确保进境维修飞机快速通关。
面对历史性机遇,海航控股正在积极构建“国内快线+国际中转”的复合型航线网络,打造产业发展新布局。随着第五航权和第七航权的逐步放开,海航控股有望充分受益于封关后商务、旅游和飞机维修需求的持续增长,真正成为连接海南自贸港与全球的“空中桥梁”。


还没有评论,来说两句吧...